王建国的脚步权威配资之家官网,在踏进婚礼酒席院子的那一刻,像是被钉子钉在了地上。
他手里的红包,红得刺眼,捏得变了形。
不远处,那个穿着大红嫁衣,正在给宾客敬酒的新娘,缓缓地转过身来。
四目相对。
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。
王建国的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块烧红的炭,他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任何声音。
怎么会是她?
01
王建国是靠山屯的人。
这名字,和他的人一样,普通得像地里的土坷垃。
二十五岁那年,经村里媒人介绍,他娶了邻村的翠兰。
展开剩余96%翠兰人如其名,长得不难看,但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,性子温吞,手脚麻利,是那种一看就能踏实过日子的女人。
王建国家里条件一般,几间土坯房,几亩薄田,父母身体还算硬朗,但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了。
婚后的日子,就像村口那条小河里的水,平淡无波地流着。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一年后,翠兰生了个大胖小子,给这个贫瘠的家带来了短暂的欢声笑语。
但紧接着,生活的压力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,沉甸甸地压在了王建国的肩膀上。
孩子的奶粉钱,尿布钱,家里的人情往来,样样都需要钱。
地里的那点收成,刨去一年的嚼用,剩不下几个子儿。
王建国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,心里那股子焦虑,就像野草一样疯长。
那年年根底下,村里几个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。
他们穿着城里人时兴的夹克衫,头发抹得油光锃亮,嘴里叼着王建国没见过的带嘴儿的香烟。
他们在村头的大槐树下,唾沫横飞地讲着外面的世界。
高楼大厦,车水马龙,还有那令人咋舌的工钱。
“……在工地上搬砖,一天都能挣个百八十块,比在家种一年地都强。”一个叫王二虎的年轻人,说得眉飞色舞。
王建国就在旁边默默地听着,心里的那潭死水,被投进了一颗石子,泛起了圈圈涟漪。
他动了心思。
晚上回到家,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。
他看着身边熟睡的翠兰和儿子,听着父母房间里传来的咳嗽声,那股想出去闯一闯的念头,就再也压不住了。
他跟家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。
父母沉默了半晌,最后只说了一句:“家里有我们,你放心去吧,别亏着自己。”
翠兰的眼睛红了,她什么也没说,只是连夜给他缝补好了最厚实的那件棉袄,又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,塞进了他的口袋里。
过了年,王建国就跟着王二虎,登上了去往省城的绿皮火车。
02
省城叫云州,是个大地方。
王建国跟着王二虎,进了一个叫“宏图建筑”的工地。
工地就在城市的边缘,放眼望去,全是光秃秃的钢筋水泥,巨大的塔吊像沉默的巨人,伸着长长的手臂,日夜不息。
空气里永远弥漫着尘土和混凝土的味道。
他们住的地方,是临时搭建的板房,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,汗臭味、脚臭味、烟味混杂在一起,熏得人头晕。
工地的生活,是单调而枯燥的。
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,干到天黑才收工,累得像条死狗。
这里几乎是一个纯男性的世界,工友们来自五湖四海,说着南腔北调的方言。
白天,他们是沉默的劳动机器,到了晚上,卸下一身的疲惫,板房里就开始变得活色生香起来。
他们会聚在一起喝酒,打牌,吹牛。
聊得最多的,还是女人。
那些荤段子,那些对女人的粗俗想象,是他们排解精力过剩和内心孤独的唯一方式。
王建国不怎么参与他们的话题。
他想家,想翠兰,想儿子。
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就会拿出翠兰的照片,看上很久很久。
他觉得自己和这些工友不一样,他是为了老婆孩子才出来受这份罪的。
他要挣够了钱,就回家盖新房,再也不出来了。
那个女人的出现,是在他到工地的第三个月。
她叫林晓燕,不是工地上的工人。
她在工地门口搭了个小棚子,卖些简单的饭菜,炒饭,面条,还有几个家常小炒。
她大概三十岁左右,长得不算是顶漂亮,但很干净,利索。
皮肤不像村里女人那么粗糙,说话声音也细声细气的。
听说她男人前几年得病死了,欠了一屁股债,她一个人拉扯着孩子,没办法才出来做这个小买卖。
工地上的人,都管她叫“林嫂”。
起初,王建国和她也没什么接触。
他和其他工友一样,每天去她那里买饭,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,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。
他只是觉得,这个女人不容易,一个女人家,在这么个男人堆里讨生活,肯定受了不少闲言碎语。
真正的认识,源于一次意外。
那天,工地上的几个刺头喝多了酒,去林晓燕的摊子上吃饭,借着酒劲调戏她,不给钱还想动手动脚。
林晓燕一个女人,哪里是他们的对手,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。
周围的工友都在看热闹,没人敢出头。
王建国那天正好也在场,他看着那几个混混丑恶的嘴脸,再看看林晓燕那张又急又怕的脸,心里的火“噌”一下就上来了。
他想起了自己的媳妇翠兰,要是翠兰在外面受了这种欺负,他得心疼死。
他脑子一热,抄起身边的一条板凳,就冲了过去。
“放开她。”他吼道。
那几个混混见有人出头,愣了一下,随即也骂骂咧咧地围了上来。
那天,王建国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打,脸上挂了彩,嘴角也破了。
但他没怂,硬是护着林晓燕,直到工地的保安闻讯赶来。
从那以后,林晓燕看他的眼神,就不一样了。
03
王建国因为打架的事,被工头训了一顿,还扣了半个月的工钱。
他心里挺憋屈,但也不后悔。
那天晚上,他一个人坐在板房门口的台阶上抽闷烟,林晓燕端着一个碗走了过来。
碗里是两个热腾腾的煮鸡蛋,还有一小碟她自己腌的咸菜。
“今天……谢谢你。”她把碗递到他面前,低着头,声音很小,“快吃了,活血化瘀。”王建国看着她,没说话,接过了碗。
鸡蛋还是温的,暖意从手心一直传到心里。
他默默地剥开一个鸡蛋,在嘴角的伤口上滚了滚,然后一口塞进了嘴里。
从那以后,林晓燕就对他格外照顾。
他去打饭,碗里的菜总是比别人多一勺肉。
他换下来的脏衣服,堆在床头还没来得及洗,第二天就会发现已经被人洗干净了,晾在板房外面的铁丝上。
王建国知道是她做的。
他心里过意不去,想把洗衣的钱给她,她却怎么也不肯收。
“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,我给你洗几件衣服算什么。”她总是这么说,说完就红着脸走开了。
工地的生活,艰苦而乏味。
但林晓燕的出现,就像一抹淡淡的亮色,让王建国那颗被思乡和疲惫填满的心,有了一丝慰藉。
他开始期待每天收工的时刻,因为那意味着他可以见到她,和她说上几句话。
他会跟她讲自己家里的事,讲翠兰,讲儿子。
林晓燕就安安静静地听着,偶尔会问上一两句,眼神里总是带着一种他看不懂的羡慕。
工友们都看出了他们之间的那点不寻常,开始在背后说三道四。
“王建国那小子,跟林嫂好上了吧?”“我看像,一个光棍,一个寡妇,干柴烈火的。”这些话传到王建国耳朵里,他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翠兰。
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,他和林晓燕是清白的,他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可怜的女人,一个朋友。
可是,当他看到林晓燕被别的男人多看几眼时,心里那股无名火,又是怎么回事呢?
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中。
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心,也堵不住别人的嘴。
那个雨夜,成了压垮他所有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那天晚上下了很大的暴雨,林晓燕那个简陋的棚子被风吹塌了半边,雨水灌了进去,把她的东西都淋湿了。
她一个人蹲在雨里,手忙脚乱地抢救着那些锅碗瓢盆,看起来无助又可怜。
王建国看到了,二话不说就冲进了雨里。
他帮她把东西都搬到了自己的板房里。
那天晚上,雨下了一夜,她也就没走。
板房里只有一张床,王建国把床让给了她,自己蜷缩在地上,铺了几件旧衣服。
半夜,他被一阵压抑的哭声惊醒。
是林晓燕在哭。
她大概是以为他睡着了,哭得无所顾忌,那么委屈,那么绝望。
王建国的心,像是被一只手狠狠地攥住了,疼得他喘不过气。
他坐起身,借着窗外微弱的光,看着床上那个蜷缩成一团的瘦弱身影。
她转过身,一双泪眼在黑暗中望着他。
那一刻,所有的防线都崩塌了。
从那天起,他们就住到了一起。
没有谁先开口,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。
他们成了工地上许多“临时夫妻”中的一对。
白天,他们是普通的工友和摊主;晚上,他们关起门来,过着属于两个人的小日子。
在工地找个临时妻子,5年后因她要嫁人分开,再见时我却犯下错误
订阅专属
言情·现代·出轨
情感灯塔站
本故事11分钟读完1万人在看
已关注
声明:本文情节皆为虚构,人物、地点、事件是基于艺术表达的创作,与现实无关。所用图片并非真实人物影像,仅作辅助叙事。本文借虚构故事传递积极价值观,呼吁读者遵纪守法,弘扬友善、正义等正能量,共建和谐社会。
王建国的脚步,在踏进婚礼酒席院子的那一刻,像是被钉子钉在了地上。
他手里的红包,红得刺眼,捏得变了形。
不远处,那个穿着大红嫁衣,正在给宾客敬酒的新娘,缓缓地转过身来。
四目相对。
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。
王建国的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块烧红的炭,他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任何声音。
怎么会是她?
01
王建国是靠山屯的人。
这名字,和他的人一样,普通得像地里的土坷垃。
二十五岁那年,经村里媒人介绍,他娶了邻村的翠兰。
翠兰人如其名,长得不难看,但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,性子温吞,手脚麻利,是那种一看就能踏实过日子的女人。
王建国家里条件一般,几间土坯房,几亩薄田,父母身体还算硬朗,但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了。
婚后的日子,就像村口那条小河里的水,平淡无波地流着。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一年后,翠兰生了个大胖小子,给这个贫瘠的家带来了短暂的欢声笑语。
但紧接着,生活的压力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,沉甸甸地压在了王建国的肩膀上。
孩子的奶粉钱,尿布钱,家里的人情往来,样样都需要钱。
地里的那点收成,刨去一年的嚼用,剩不下几个子儿。
王建国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,心里那股子焦虑,就像野草一样疯长。
那年年根底下,村里几个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。
他们穿着城里人时兴的夹克衫,头发抹得油光锃亮,嘴里叼着王建国没见过的带嘴儿的香烟。
他们在村头的大槐树下,唾沫横飞地讲着外面的世界。
高楼大厦,车水马龙,还有那令人咋舌的工钱。
“……在工地上搬砖,一天都能挣个百八十块,比在家种一年地都强。”一个叫王二虎的年轻人,说得眉飞色舞。
王建国就在旁边默默地听着,心里的那潭死水,被投进了一颗石子,泛起了圈圈涟漪。
他动了心思。
晚上回到家,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。
他看着身边熟睡的翠兰和儿子,听着父母房间里传来的咳嗽声,那股想出去闯一闯的念头,就再也压不住了。
他跟家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。
父母沉默了半晌,最后只说了一句:“家里有我们,你放心去吧,别亏着自己。”
翠兰的眼睛红了,她什么也没说,只是连夜给他缝补好了最厚实的那件棉袄,又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,塞进了他的口袋里。
过了年,王建国就跟着王二虎,登上了去往省城的绿皮火车。
02
省城叫云州,是个大地方。
王建国跟着王二虎,进了一个叫“宏图建筑”的工地。
工地就在城市的边缘,放眼望去,全是光秃秃的钢筋水泥,巨大的塔吊像沉默的巨人,伸着长长的手臂,日夜不息。
空气里永远弥漫着尘土和混凝土的味道。
他们住的地方,是临时搭建的板房,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,汗臭味、脚臭味、烟味混杂在一起,熏得人头晕。
工地的生活,是单调而枯燥的。
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,干到天黑才收工,累得像条死狗。
这里几乎是一个纯男性的世界,工友们来自五湖四海,说着南腔北调的方言。
白天,他们是沉默的劳动机器,到了晚上,卸下一身的疲惫,板房里就开始变得活色生香起来。
他们会聚在一起喝酒,打牌,吹牛。
聊得最多的,还是女人。
那些荤段子,那些对女人的粗俗想象,是他们排解精力过剩和内心孤独的唯一方式。
王建国不怎么参与他们的话题。
他想家,想翠兰,想儿子。
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就会拿出翠兰的照片,看上很久很久。
他觉得自己和这些工友不一样,他是为了老婆孩子才出来受这份罪的。
他要挣够了钱,就回家盖新房,再也不出来了。
那个女人的出现,是在他到工地的第三个月。
她叫林晓燕,不是工地上的工人。
她在工地门口搭了个小棚子,卖些简单的饭菜,炒饭,面条,还有几个家常小炒。
她大概三十岁左右,长得不算是顶漂亮,但很干净,利索。
皮肤不像村里女人那么粗糙,说话声音也细声细气的。
听说她男人前几年得病死了,欠了一屁股债,她一个人拉扯着孩子,没办法才出来做这个小买卖。
工地上的人,都管她叫“林嫂”。
起初,王建国和她也没什么接触。
他和其他工友一样,每天去她那里买饭,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,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。
他只是觉得,这个女人不容易,一个女人家,在这么个男人堆里讨生活,肯定受了不少闲言碎语。
真正的认识,源于一次意外。
那天,工地上的几个刺头喝多了酒,去林晓燕的摊子上吃饭,借着酒劲调戏她,不给钱还想动手动脚。
林晓燕一个女人,哪里是他们的对手,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。
周围的工友都在看热闹,没人敢出头。
王建国那天正好也在场,他看着那几个混混丑恶的嘴脸,再看看林晓燕那张又急又怕的脸,心里的火“噌”一下就上来了。
他想起了自己的媳妇翠兰,要是翠兰在外面受了这种欺负,他得心疼死。
他脑子一热,抄起身边的一条板凳,就冲了过去。
“放开她。”他吼道。
那几个混混见有人出头,愣了一下,随即也骂骂咧咧地围了上来。
那天,王建国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打,脸上挂了彩,嘴角也破了。
但他没怂,硬是护着林晓燕,直到工地的保安闻讯赶来。
从那以后,林晓燕看他的眼神,就不一样了。
03
王建国因为打架的事,被工头训了一顿,还扣了半个月的工钱。
他心里挺憋屈,但也不后悔。
那天晚上,他一个人坐在板房门口的台阶上抽闷烟,林晓燕端着一个碗走了过来。
碗里是两个热腾腾的煮鸡蛋,还有一小碟她自己腌的咸菜。
“今天……谢谢你。”她把碗递到他面前,低着头,声音很小,“快吃了,活血化瘀。”王建国看着她,没说话,接过了碗。
鸡蛋还是温的,暖意从手心一直传到心里。
他默默地剥开一个鸡蛋,在嘴角的伤口上滚了滚,然后一口塞进了嘴里。
从那以后,林晓燕就对他格外照顾。
他去打饭,碗里的菜总是比别人多一勺肉。
他换下来的脏衣服,堆在床头还没来得及洗,第二天就会发现已经被人洗干净了,晾在板房外面的铁丝上。
王建国知道是她做的。
他心里过意不去,想把洗衣的钱给她,她却怎么也不肯收。
“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,我给你洗几件衣服算什么。”她总是这么说,说完就红着脸走开了。
工地的生活,艰苦而乏味。
但林晓燕的出现,就像一抹淡淡的亮色,让王建国那颗被思乡和疲惫填满的心,有了一丝慰藉。
他开始期待每天收工的时刻,因为那意味着他可以见到她,和她说上几句话。
他会跟她讲自己家里的事,讲翠兰,讲儿子。
林晓燕就安安静静地听着,偶尔会问上一两句,眼神里总是带着一种他看不懂的羡慕。
工友们都看出了他们之间的那点不寻常,开始在背后说三道四。
“王建国那小子,跟林嫂好上了吧?”“我看像,一个光棍,一个寡妇,干柴烈火的。”这些话传到王建国耳朵里,他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翠兰。
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,他和林晓燕是清白的,他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可怜的女人,一个朋友。
可是,当他看到林晓燕被别的男人多看几眼时,心里那股无名火,又是怎么回事呢?
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中。
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心,也堵不住别人的嘴。
那个雨夜,成了压垮他所有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那天晚上下了很大的暴雨,林晓燕那个简陋的棚子被风吹塌了半边,雨水灌了进去,把她的东西都淋湿了。
她一个人蹲在雨里,手忙脚乱地抢救着那些锅碗瓢盆,看起来无助又可怜。
王建国看到了,二话不说就冲进了雨里。
他帮她把东西都搬到了自己的板房里。
那天晚上,雨下了一夜,她也就没走。
板房里只有一张床,王建国把床让给了她,自己蜷缩在地上,铺了几件旧衣服。
半夜,他被一阵压抑的哭声惊醒。
是林晓燕在哭。
她大概是以为他睡着了,哭得无所顾忌,那么委屈,那么绝望。
王建国的心,像是被一只手狠狠地攥住了,疼得他喘不过气。
他坐起身,借着窗外微弱的光,看着床上那个蜷缩成一团的瘦弱身影。
她转过身,一双泪眼在黑暗中望着他。
那一刻,所有的防线都崩塌了。
从那天起,他们就住到了一起。
没有谁先开口,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。
他们成了工地上许多“临时夫妻”中的一对。
白天,他们是普通的工友和摊主;晚上,他们关起门来,过着属于两个人的小日子。
04
和林晓燕在一起的日子,是王建国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段时光。
那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。
他知道自己有老婆有孩子,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道德。
可他就是无法推开林晓燕。
她太好了。
她会把他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每天早上,他睁开眼,就能看到床头放着一杯温热的开水。
晚上收工回来,热腾腾的饭菜已经摆在了桌上。
他的脏衣服,破了洞的袜子,她都会悄悄地洗好,补好。
她从不问他要钱,也从不要求他什么。
她就像一株坚韧的蒲公英,在生活的夹缝里,努力地绽放着自己微弱的光芒。
王建国把每个月的工钱,分成三份。
一份寄回家里,一份留作他和林晓燕的生活费,还有一份,他悄悄地存了起来。
他想,等他存够了钱,就给林晓燕一笔钱,让她去做点小生意,不用再这么辛苦了。
这五年里,他们跟着工程队,辗转了好几个工地。
从云州的东区,到西郊的开发区,再到邻市的新城。
无论走到哪里,他们都像一对真正的夫妻一样,相依为命。
他们一起挤在狭小闷热的板房里,一起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吃饭,一起看着城市的高楼一栋栋地建起来。
王建国甚至产生过一种错觉,他觉得这样的日子,可以一直过下去。
他渐渐地,很少再想起翠兰了。
不是不想,是不敢想。
每次给家里打电话,听到翠兰那熟悉的声音,他心里都充满了愧疚。
他只能用加倍的钱,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亏欠。
他知道,自己像一个卑劣的骗子,欺骗了两个女人。
他也知道,这样的关系,是畸形的,是见不得光的。
可他就像一个吸食了毒品的人,明知道是错的,却无法自拔。
他贪恋着林晓燕给他的那份温暖和体贴。
他甚至想过,如果当初他娶的是林晓燕,那该有多好。
这个念头一出来,就把他自己吓了一跳。
他开始害怕。
他怕自己会彻底沉沦下去,再也回不了头。
然而,他还没来得及做出选择,分别的日子,就毫无征兆地来临了。
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,林晓燕在给他收拾东西的时候,忽然开口说道:“建国,我……可能要回家了。”
王建国的心“咯噔”一下,他转过头,看着她,“回家?回哪个家?”
林晓燕的眼圈红了,她低着头,声音很小,“我妈给我写信了,她说……给我找了个婆家,让我回去相看一下。”王建国脑子里“嗡”的一声,一片空白。
他想过无数种他们分开的可能,却唯独没有想过这一种。
她要嫁人了。
她要嫁给别人了。
他张了张嘴,想说点什么,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堵住了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他能说什么呢?
他有什么资格说呢?
他自己就是有家室的人,他凭什么阻止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?
那一刻,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人戳穿了谎言的小丑,狼狈不堪。
“……是吗?”他过了很久,才找回自己的声音,干巴巴地说,“那……那挺好的。”林晓燕的眼泪,终于掉了下来。
她没有哭出声,只是默默地流着泪,一颗一颗,砸在王建国的心上。
那天晚上,他们谁也没有说话。
一个星期后,林晓燕走了。
她走的时候,王建国没有去送。
他一个人躲在工地的角落里,看着她提着行李,一步步地走出工地大门,直到她的身影,消失在路的尽头。
她没有回头。
他们之间,连一句正式的告别都没有。
就这样,五年朝夕相处的“临时夫妻”,断得干干净净。
05
林晓燕走后,王建国的生活,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。
不,比最初还要糟糕。
他的心,像是被掏空了一块,空落落的,干什么都提不起劲。
他开始失眠,开始酗酒。
他看着板房里那些熟悉的物件,到处都是林晓燕的影子。
那张他睡了五年的床,那张他们一起吃饭的小桌子,甚至连空气中,都还残留着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味。
他觉得自己快要疯了。
又在工地上熬了半年,他终于决定,回家。
他不想再在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待下去了。
他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,回到了那个他离开了五年多的家。
父母老了许多,头发全白了。
翠兰还是老样子,只是眼角的皱纹多了几条。
儿子已经长得很高了,见到他,怯生生地躲在翠兰的身后,管他叫“叔叔”。
王建国的心,像是被针扎一样疼。
他知道,这是他应得的报应。
他努力地想做一个好丈夫,好父亲,好儿子。
他把在外面挣的钱,都交给了翠兰,让她去盖新房。
他每天陪着父母聊天,给儿子讲外面的故事。
他想把这五年亏欠的,都弥补回来。
可是,他做不到。
他的心,已经不在这个家了。
晚上,他躺在翠兰的身边,闻着她身上那熟悉的汗味,脑子里想的,却全是林晓燕。
他会想起她做的红烧肉,想起她灯下为他缝补衣服的侧影,想起她在他怀里哭泣时那微微颤抖的肩膀。
这些记忆,像魔鬼一样,日日夜夜地折磨着他。
他知道自己对不起翠兰。
翠兰是个好女人,她为这个家付出了所有,任劳任怨。
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。
他觉得自己肮脏,卑劣,不是个东西。
他开始害怕回家,害怕面对翠兰那张毫无察觉的脸。
就在他快要被这种愧疚和思念逼疯的时候,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。
村西头的堂叔家要娶儿媳妇,请王建国一家去喝喜酒。
王建国本来不想去,但翠兰说,都是亲戚,不去不好看。
他只好硬着头皮,换了身干净衣服,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红包,跟着翠兰去了。
酒席就摆在堂叔家的院子里,搭着红色的棚子,热热闹闹的。
王建国跟着翠兰,挨个跟亲戚们打招呼,脸上挤出僵硬的笑容。
他把红包递给收礼金的账房先生,正准备找个角落坐下,翠兰忽然拉了拉他的胳膊。
“建国,快看,新娘子出来了。”他下意识地顺着翠兰指的方向看过去。
只见一个穿着大红色中式嫁衣,头上盖着红盖头的女人,在两个伴娘的搀扶下,从屋里缓缓地走了出来。
虽然盖着盖头,但王建国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她那双握着红苹果的手。
那双手,他太熟悉了。
纤细,白皙,因为常年操劳,指关节有些微微的粗大。
王建国的呼吸,瞬间停滞了。
他的大脑一片空白,浑身的血液都像是凝固了。
不可能。
他一定是眼花了。
就在这时权威配资之家官网,一阵风吹过,轻轻地掀起了新娘盖头的一角。
发布于:河南省紫英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